admin 發表於 2021-11-29 15:00:30

華西醫美健康城:“4+”撬動多方資源 推進高質量發展

華西醫美康健城位於成都會武侯區人民南路兩側,聚焦高精醫美,重點發展高端醫美新质料研發制造、高精醫美服務、“醫美+”新經濟三大領域。

比年來,華西醫美康健城積極發揮管委會專業化辦理和市場化運營能力,創建健全“管委會+”事情機制,以操纵“小管委會”撬動更多資源為目標,摸索廣泛引入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共建,充实調動醫美產業生態圈要素會聚,推進片區高質量發展,更好地對都會焦点功效构成有用承載。

今朝,華西醫美康健城汇集各類企業26000多家,此中世界500強68家,2020年實現稅收92.1億元,稅收億元樓宇達到9棟,被評為四川省現代服務業會聚區創新發展先進單位。

“管委會+平台公司” 活化載體培养款式

本年以來,華西醫美康健城管委會結合武侯區都會有機更新相關摆设,快速整合釋放一批高質量產業載體。

在片區總體規劃指引下,進一步統一認識,強化“管委會+平台公司”體制的市場導向感化,將“小管委會”產業引領與“大專業公司”開發運營的優勢相結合,冲破舊有推進模式。全力推動“兩路兩樓兩室第一中間”(電信路、利民巷、東華機械廠安顿房、祥普室第項目、禮儀職中、成都師范學院、翼虎押運展现中間)開發建設﹔加速打造醫美科技功百家樂,效轉化科創空間、醫美產業總部基地等項目﹔通過收儲、租賃、共建等方法,快速整合藍潤時代中間、華普醫院、文和金舟、中糧大康健產業園、禮儀職中等高質量載體資源﹔強化高品質微空間專業化運營,構建“同享共創服務平台”。

以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為例,華西醫美康健城堅持將護膝產品,最優質的資源、最早進的要素、最專業的服務向專業樓宇傾斜。引入專業化服務企業運營辦理“華西康健谷”7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,吸引華西第二醫院干細胞制備、生機賽爾干細胞钻研項目等45個前沿醫療醫美科技項目入駐。

“管委會+專業智庫” 厚植頂層設計優勢

華西醫美康健城管委會充实借力華西“一校四院”、龍頭企業、行業協會資源,建設醫美產業钻研院,對醫美及關聯產業開展智能阐發和戰略钻研,以實時評估推進專業化施策。發揮區域科研技術優勢,搭建醫美產業專業智庫,廣泛吸納多學科、多領域跨界人材,包含科學家、醫學美容專家、運營辦理專家、品牌戰略專家、金融投資專家、都會運營專家等,加強政產學研用互助,持續優化“醫美之都”承載區頂層設計。聘請上海、蘇州、深圳等領先地區剛退休的園區建設一線老領導,美國黑金,以顧問军師團的角度,從理論知識、實踐經驗、產業資源等方面,為管委會供给智力支撑。

今朝,區域內會聚國家級科研平台12個、省部級科研平台41個,匯聚兩院院士21人、“973”首席科學家7人、長江學者66人﹔建成四川省首個大康健領域一體化服務平台——“環華西科創平台”,前後發布52個前沿科技功效,促進生基賽爾、孔確基因等10個專精特新企業落戶華西醫美康健城。

“管委會+行業協會” 做優高端聚能環境

華西醫美康健城管委會深化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、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、四川省美容整形協會美國黑金,、成都會醫療美容產業協會等重點行業協會協同機制,開展產業謀劃、營商環境優化等領域的深度互助。借力協會行業影響力,拓寬招引、推介、宣傳渠道,聯合舉辦和承辦國內外有知名度的醫美產業節會,打造“品質醫美”IP。鏈接協會多平台資源,推動醫美行業標准化建設,完美行業規范指南,打造高端醫美標准“輸出地”。充实激發協會在行業自律和協助當局監管中的首要感化,創建行業機制和誠信體系,共同開展“三非”醫美專項行動。

本年以來,華西醫美康健城邀請愛美客、華熙生物等全國醫美行業20家專家團隊和頭部企業,配合發起組建“中國醫美之都”產業發展聯盟,吸納80余家醫美賽道主干企業構建產業發展配合體。主動草拟构成《成都會醫療美容行業監管條例(草案)》,在四川省設立首個醫療法庭,在玉林、火南、晉陽等街道試點建設醫美糾紛調處站,深刻推進醫美行業規范發展。

“管委會+金融機構” 營造產融互促氛圍

華西醫美康健城圍繞醫丽人群必要,對准各類政策窗口,開展管委會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共建,搭建醫美消費金融平台。著眼醫美產業下流金融市場的短板,聯合安全銀行、泰康人壽等金融機構創建醫美金融超市,創新供給醫美消費信貸、供應鏈金融、醫美責任保險等定制化金融產品﹔推動與朗姿醫療集團聯合設立10億元醫美產業發展基金並實質化運行,夯實產業金融要素支撐﹔持續引進持牌金融機構,完美配套醫美增值服務,實現預付、分期、咨詢、法令支援等醫美金融服務功效﹔強化醫美保險對風險信誉評價體系的規范和保障感化,規避醫美行業潛在風險。

本年以來,華西醫美康健城招引泰山保險、上海美威、福州鴻博等重大項目43個,投資總額444.8億元,有力推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。(王正雲)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華西醫美健康城:“4+”撬動多方資源 推進高質量發展